基于具身体验的虚实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由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分析和评价反馈四个既互相独立又有机衔接的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具身体验的虚实融合实践教学模式
一、教学准备
根据过程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要求,任课教师编写课程实验项目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任务,以及课程相关知识点内容。任课教师为实验项目制订实验指导规则、实验批改规则和实验评分机制,实验指导规则为学习者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提供指导,实验批改规则帮助任课教师批改实验项目,虚拟仿真平台根据实验批改规则和实验评分机制自动批改实验项目,以可视化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任课教师和学习者。
任课教师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发布课程教学微视频,以便学习者熟悉实验项目的内容,明确实验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学习者可通过多次学习微视频,充分掌握课程实验项目内容。任课教师在课程实践教学前需要做好前端分析,包括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实验内容,以便根据虚拟仿真场景要求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和组织。
二、教学实施
学习者掌握微视频的课程实验项目内容后,就可以进行虚拟仿真实践操作。虚拟仿真平台提供实验项目所需的虚拟教学装置,学习者进入虚拟仿真平台教学场景,独立自主地进行实验步骤操作。实验操作结束后记录、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形成自己对实验项目内容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并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具体的米乐体育官方的解决方案体现在实验报告中。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学生,引导他们针对课程理论知识点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对实验项目内容进行拓展和创新性研究。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迁移应用能力。
在教学实施阶段,任课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实验场景之间形成双向和多向互动。任课教师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指导、小组实践指导和班级实践指导;虚拟教师在虚拟仿真平台模拟任课教师,为大规模虚拟仿真教学提供情境演练;学习者在虚拟仿真平台通过协作互助的方式协同完成实践任务。虚拟仿真平台配备摄像头、红外感应器和传感器等设备,通过语音指导、视觉显现和文本提示,实现人机感知和交互,最大限度调动任课教师和学习者双方的主体能动性,促进任课教师和学习者沉浸在生动的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提高课程实践教学效果。
三、教学分析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采集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数据,为虚实融合实践教学提供大数据支持,如通过采集学习者的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判断学习者对待学习的投入程度,通过收集学习者的实验项目数据,追踪记录学习者完成实验项目的操作过程。
在学习者完全沉浸于课程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虚拟仿真平台实时监控学习者的实践操作过程,并记录学习者的实践操作信息。在学习者完成相应的实践操作之后,虚拟仿真平台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研判和分析,主要检验学习者是否掌握微视频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操作部分的内容,虚拟仿真平台会根据学习者在实践操作环节和测试环节的成绩给出学习者的课程学习目标分析框架。在循证基础上提升对虚拟仿真教学反思的广度与深度,为课程教学改进提供技术支撑。
四、评价反馈
教学过程中利用学习评价系统按照“时间、学习流、学习活动”三维架构建立学习者的电子化学习档案,记录其学习进程、学习效果,以及任课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多元评价,通过开展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为改进课程教学进程、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提供支持。
将教学指导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了解教学活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活动,改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发挥形成性评价的及时反馈和调节机能。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评价。学习动机评价主要依据考勤、学习精神状态和作业上交情况;学习过程评价主要依据网络自主学习、课堂学习表现、主题学习讨论和学习总结反思;学习效果评价主要依据课后作业质量、单元练习测试、项目任务完成和课程期终考试。
学习者根据课程评价反馈信息表的内容进行自我查找和分析原因。同时,学习者的课程评价反馈信息表也会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了解学习者出现的错误、问题以及薄弱之处,在课堂面对面教学时,引导其纠正错误,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节选自《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